課程詳情
南京理工大學是首批大學,是“211工程”建設高校,是國務院學位辦1997年首批批準試點招收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的學校。
電子工程與觀點技術學院依托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領域兩大主干基礎學科??電子和光學,于1992年10月組建而成。
學院目前擁有2個學科,2個省部級學科,4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博士點以及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18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5人,正職稱者38人,副職稱者50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獎獲得者1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1人,江蘇省教學2人,科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1人,國防科技工業(yè)“511人才工程”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
學院每年承擔“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973”計劃以及省部委科研項目百余項,學院擁有、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36項。
為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對高層次、高質量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專業(yè)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系在上海設立招生授學點,招收在職攻讀工程碩士(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專業(yè)學位研究生。
一、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從事機電系統(tǒng)設計、生產制造、檢測及控制、使用及維修等工程技術人才。
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工程碩士要求掌握現(xiàn)代機電系統(tǒng)的設計基礎理論和方法、現(xiàn)代制造技
術、現(xiàn)代控制理論和方法、機電液氣一體化技術、試驗技術、機械性能分析技術、使用維修理論與技術、機電系統(tǒng)的靈巧化智能化、檢測與控制、安全防護與可行性分析等技術;具有從事新產品開發(fā)設計、生產工藝設計及實施能力、生產設備管理及使用維修能力。
二、培養(yǎng)方式
1、在職學員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利用雙休日、節(jié)假日集中授課,上課地點在上海。
2、采用彈性學制,培養(yǎng)時間為2?4年,其中從事計算機應用實踐時間不少于一年。
3、采用學分制,課程學習學分為32學分,學習合格者方能取得相應課程的學分。
4、工程碩士培養(yǎng)實行雙導師制,即對每位學員在課程完成之前,由學院確定主指導教師,同時學員由工程實踐所在單位選派一位具有相當于技術職稱的作為其指導教師(副導師);兩位導師與學生共同商定論文選題,并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其學位論文。
5、在職學員的學位論文一般在原單位非脫產完成,論文選題一般應結合原單位的實際工程技術問題,學員單位提供實際研究課題和研究項目所需經費并指定副導師。
三、報考條件
1、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
2、獲得學士學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yè)學歷,具有4年以上的工程經驗;
3、工作業(yè)績突出。
4、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歲。
四、報名方法
1、報名采取網上報名與現(xiàn)場報名相結合的方式。
2、報名時需攜帶:
(1)填寫完整并由考生單位簽字蓋章(單位意見欄和照片左下角)的《2010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考資格審查表》一式二份。在每一張資格審查表相應位置貼本人近期同底版二寸免冠彩色照片一張,并經本單位人事部門(本單位人事部門須在照片上及“考生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審核意見” 欄蓋章);
(2)大學本科畢業(yè)、學位原件和復印件;
(3)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4)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照片4張;
(5)報名費200元。
五、入學及錄取
1、方式: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入學實行聯(lián)考。工程碩士的聯(lián)考科目為: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英文名稱為Graduate Candidate Test,以下簡稱“GCT”),“GCT”依據《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指南(2007年版)》(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時間 、地點:
1)筆試:時間:月底(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地點:另行通知
2)面試:時間:月中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面試地點:另行通知
3、科目:
GCT聯(lián)考(400分):語文(100分)、數(shù)學(100分)、邏輯(100分)、英語(100分);
3)專業(yè)和相關。
3、入學時間:(具體時間以錄取通知書為準)。
六、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各門課程合格,通過南京理工大學組織的學位論文答辯,經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由南京理工大學授予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